简略信息一览:
- 1、AITO问界更名风波背后华为的焦虑和抉择
- 2、华为的光环也堵不住赛力斯巨亏,媒体称:赛力斯就是个代工厂
- 3、问界十万台下线:华为智选车模式能被证明成功了吗?
- 4、华为拒绝被问界捆绑,重申5年内不造车,门店标语已开始拆除
- 5、禁用“华为问界”背后,到底是内部派系斗争还是造车路线分歧
AITO问界更名风波背后华为的焦虑和抉择
1、民生视角看车市/左右观车5月1日海南报道——华为是华为的华为,不是赛力斯的华为,也不是AITO问界的华为。对于赛力斯和问界而言,华为只是一个汽车零部件的高端供应商而已。不过,凡是跟华为合作过的车企,便自带华为这个耀眼的光环。
2、AITO问界第10万辆量产车正式下线,15个月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成为最快达成10万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3、问界称华为接管销售体系消息不实 10月25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华为将全面接管问界销售体系,问界所有销售人员将加入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慧通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慧通”),成为华为的编外员工,换签将在明年全部完成。
4、此外,在【#任正非发文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微博下,还有一些网友表示:害怕买车后踢皮球,打消了念头。与此同时,更多网友是开始质疑AITO问界和华为的关系,其中有人预测:销量接下来要拉胯了。而事实上在4月份确实出现这样的情况,销量数据不乐观。
华为的光环也堵不住赛力斯巨亏,媒体称:赛力斯就是个代工厂
华为是华为的华为,不是赛力斯的华为,也不是AITO问界的华为。对于赛力斯和问界而言,华为只是一个汽车零部件的高端供应商而已。不过,凡是跟华为合作过的车企,便自带华为这个耀眼的光环。车企也不失时机打出“华为牌”,似乎在营销上下的功夫远比实实在在造车要多得多。
据悉,针对近日“赛力斯是华为代工厂”的传闻,华为与赛力斯双方均予以否认。双方明确表示: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与华为是长期合作伙伴,并非是代工关系。12月23日,在华为助力下,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的全新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发布首款车型问界M5。
据企查查财经报道,6月13日,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具罚单,称平顶山合众汇赢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AITO问界M5的宣传中,有“华为汽车”“HUAWEI”等广告用语,而实际上AITO问界M5是赛力斯牌汽车,不是“华为汽车”。
华为在市场上推出了赛力斯品牌,并由小康工业集团为其代工生产。拓展知识:小康工业集团是一家在重庆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汽车制造企业,拥有丰富的汽车生产经验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产品研发方面,华为和赛力斯合作共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
但是面对巨额亏损,赛力斯丝毫没有打退堂鼓之意,甚至与华为的合作持续升级。而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后,着实也捞到了好处。要知道,赛力斯是东风小康下属的新能源子品牌,刚进入市场时知名度并不高,可以说是透明企业。直至华为的到来,并推出问界品牌后,赛力斯才进入多数人的视野。
月31日,针对近日“赛力斯是华为造车代工厂”的传闻,小康股份予以否认并回应称:小康股份旗下赛力斯是华为的长期合作关系伙伴,并非是代工厂。从AITO问界M5生产制造到用户用车全价值链中,赛力斯负责研发、制造、交付、服务以及创造全生命周期的愉悦用车体验。
问界十万台下线:华为智选车模式能被证明成功了吗?
从发布到十万台下线,问界实现了0到1的积累,而从1到N,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智能驾驶会是问界新的增长点吗? 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第一个品牌,可以说没有哪个品牌像AITO问界这样充满话题性。
在现场,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以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分别发表讲话。余承东表示,AITO问界15个月达成十万辆下线,标志着用户对我们的认可与信赖,验证了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成功。
通过AITO问界为代表的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跨界赋能汽车行业,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体验。15个月十万辆下线,验证了华为智选车这一全新商业模式的成功。
AITO问界十万台下线了,您还这么认为吗? 余承东:关于华为不造车,其实准确的说法是华为跟车企一起造好车,实现优势互补。我们做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打造舒适的体验、高质量的汽车产品。 智选车模式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那就是与合作车企紧密合作联合研发,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
月7日,华为智能汽车负责人余承东在个人微博上表示,华为智选车业务的首款纯电轿跑将于本季度与大家见面,并搭Harmony OS 4(也就是鸿蒙系统0),并配了一张车标为“LUXEED”的车型图,据了解这是华为与奇瑞合作打造的品牌,既然是智选车模式,那么和AITO问界一样,LUXEED大概率将会在华为零售店展示并售卖。
华为拒绝被问界捆绑,重申5年内不造车,门店标语已开始拆除
前言:拒绝被问界汽车捆绑,华为重申5年内不造车!距离问界汽车换上华为标志做宣传仅仅过去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4月1日,根据余承东的指示,问界所有门店开始拆除所有和华为相关的海报和标语。
继昨日华为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后,据新浪汽车报道,问界门店在今日开始拆除所有“华为”相关字样的宣传物料,华为方面已确认此事属实,该决定由汽车BU CEO余承东亲自下达。
易车讯 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华为于近日内部下发了名为“关于华为不造车决议”的文件。文件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CEO任正非签发,有效期5年,并再度坚持华为不造车的战略。值得一提的是,任正非针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要求,禁止出现类似HUAWEI问界、华为AITO等华为+汽车品牌的说法。
月31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发布《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重申“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等事件,在业界引发了巨大舆论。《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由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亲自签发,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为5年。
就《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提到的滥用华为品牌一事,汽扯扒谈对北京多家华为问界生态店进行了沟通调查,销售人员表示,已经接到了总部通知,店内涉及到华为宣传的物料需要撤换,卖车不影响,同时他也表示,以后销售的话术中不能提及华为汽车了,我们被通知要注意这个事项。
据悉,华为此次除了重申不造车外,还针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据多家媒体报道,在华为该决定发布后,所有的AITO汽车的门店也对有“华为/HUAWEI”相关字样的宣传物料进行了拆除。
禁用“华为问界”背后,到底是内部派系斗争还是造车路线分歧
所以华为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最终有了任正非禁用“华为问界”的文件。坊间还有消息称华为内部已经出现了派系斗争,有留言称“如果你不是hw亲信,也会被未来的hw亲信干掉”。
华为禁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等举措也在情理之中了。同时华为财务上的困境或许也成为任正非不愿加码造车的原因之一。财报显示,华为2022年营收6423亿元,同比仅增长0.9%,净利润更是下滑到356亿元,同比暴跌67%。
月 1 日晚,位于北京合生汇的华为直营店里,问界 M5 展车前原本贴着「HUAWEI 问界」的标签被撕了下来,距离任正非发布「五年内不造车」的言论仅过了 24 小时。 这个标签被贴上去不到一个月,3 月初「AITO 问界」刚刚更名为「HUAWEI 问界」,如今就收到了「连夜拆除」的命令。
随后,在华为2023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也直接使用“华为问界”这一说法。由此,业界普遍认为,华为或在造车的路上大幅向前迈进,为未来全面主导AITO做准备。
事情的起因是3月31日华为内部的一则由任正非签发的公告,内容明确了华为5年内不造车,并且严禁华为的标志出现在相关品牌的整车宣传和外观上。时间之所以是5年是因为华为内部决策有效期是5年,到期后将会继续无限期延长。
关于华为也救不了问界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华为也救不了问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